電 話:028-85577873
傳 真:028-85551547
地 址:成都市武侯區(qū)武侯祠大街3號興牧大廈
郵 箱:scxumu@126.com
衛(wèi)生部網站就生乳標準刊文表示
菌落指標比舊標準更嚴
本報北京6月29日電?。ㄓ浾唿S碧梅)生乳的菌落總數指標主要反映什么狀況,是不是太松了?蛋白質含量指標是根據什么制定的,水平低不低?
對于這兩個引發(fā)爭論的指標,衛(wèi)生部網站日前刊登了農業(yè)部食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測試中心(上海)、乳品安全標準工作專家組成員、教授級高工孟瑾等專家的解讀。
孟瑾強調,生乳作為原料乳,消費者不會直接飲用,生產企業(yè)使用其生產產品時要經過殺菌等工藝,達到乳制品產品國家標準規(guī)定后方可上市銷售。
1986年,農業(yè)部門制定的《生鮮乳收購標準》將生乳中菌落總數分為四個等級,Ⅰ級低于50萬CFU(菌落形成單位)/毫升,Ⅱ級低于100萬CFU/毫升,Ⅲ級低于200萬CFU/毫升,Ⅳ級低于400萬CFU/毫升,按照該標準,菌落總數小于等于400萬CFU/毫升的生乳都符合收購要求。2010年新公布的生乳標準總結該收購標準實施多年經驗的基礎上,將生乳中菌落總數指標從400萬CFU/毫升調整為200萬CFU/毫升,提高了生乳收購門檻,應該說要求更加嚴格了。
孟瑾表示,生乳標準中蛋白質指標是反映原料乳的質量指標,不是供消費者食用的乳制品終產品指標。生乳國標中蛋白質含量指標是生乳收購的最低要求,乳品企業(yè)根據優(yōu)質優(yōu)價的原則收購牛乳。為推進生乳收購“按質論價”的進程,農業(yè)部正在著手制訂生乳分級標準,引導乳品加工企業(yè)合理使用不同等級的生乳生產差異化乳品。